8.25全国残疾预防日 | 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而残疾却可能严重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幸福。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残疾预防贯穿人的一生,关乎每一个人,我们要提高残疾预防的意识,共同参与,降低致残风险。
一、什么是残疾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二、如何做好残疾预防?
1、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议通过规范的孕期检查和产前筛查有效降低风险。孕妇应重视常规检查,如定期测量血压、腹围及血尿常规等,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产前筛查主要包括唐氏综合征筛查和超声检查,旨在识别严重先天缺陷,需在规定孕周内于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完成。
2、伤害致残防控
运动前应充分热身,以提高身体机能、预防损伤。使用合适且正确佩戴的运动防护装备,如头盔、护膝等。运动时应根据自身健康状态量力而行,避免带病或疲劳运动,儿童青少年不盲目尝试高风险动作。穿着合体的运动服装和鞋具,不佩戴尖锐物品。此外,建议提前学习扭伤、骨折等常见运动伤害的急救方法,以便及时施救。
3、疾病致残防控
应注重健康管理与慢性病控制。饮食宜清淡,每餐七分饱,多摄入蔬果,避免高脂高盐。保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戒烟尤为重要,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并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将体重和腰围维持在健康范围内。部分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降脂或预防性药物(如阿司匹林)。若发生脑卒中,积极康复对恢复行动及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可大幅降低致残风险。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海报
在这个全国残疾预防日,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把预防残疾的意识,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