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守护健康,远离过敏困扰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今年7月8日是第21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统计,全球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高达37.3%。过敏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对心理健康、社交生活和工作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让我们深入了解过敏,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守护健康。
一、常见的过敏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皮肤症状:瘙痒、红斑、风团、丘疹、水肿等。
2、呼吸系统: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咽痒,甚至引发哮喘致呼吸困难。
3、消化系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4、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需及时就医抢救。
二、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过敏体质又称“特应性体质”,是指对环境中无害或部分有害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的体质状态。过敏往往具有遗传倾向,在过敏患者中约40%-50%有家族过敏史,后代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是否发病与个体差异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2、过敏原刺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敏原又称变应原,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经口食入或注射等途径进入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体内,导致过敏的发生。接触过敏原情况有吸入花粉、尘螨、接触动物皮毛、昆虫毒毛、日用洗涤剂、化妆品、金属饰品、油漆、汽油、环境污染物等、紫外线照射、食入海鲜鱼虾、注射药物及疫苗等。此外,长期熬夜及心理压力大的人,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相应增加。
三、过敏性疾病如何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息规律,保证睡眠;饮食有节,戒烟限酒,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饮食,运动有度,增强体质。
2、改善生活环境
(1)保持室内清洁:每周定时清洁房间,使用防螨床罩和枕套,减少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
(2)保持开窗通风,空调滤网定期清洗;
(3)控制温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避免霉菌滋生,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悬浮颗粒物。
3、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接触如果自己既往发生了过敏且过敏原明确,以后要尽可能避免接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过敏症状;如果过敏原不明确,可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和皮肤试验等方法明确过敏原,采取针对性防护。
4、预防用药与健康管理
(1)预防性用药:在医生指导下,过敏体质患者可在过敏高发季节前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或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降低发作风险,具体请咨询医师。同时要避免擅自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及口服激素等滥用药物的情况。
(2)自我观察与管理:记录过敏发作时间、环境及饮食,帮助识别潜在诱因。每半年至一年复查过敏原检测,根据结果调整防护策略。
5、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儿童期预防: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过敏风险;引入辅食遵循“单一食物、逐步添加”原则。
(2)季节性过敏:关注当地花粉浓度预报,提前使用防护措施。
(3)职业暴露:接触化学物质或粉尘的职业人群需穿戴防护装备,定期体检。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