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杀手”热射病|致命的中暑,死亡率极高,不容忽视!

微博热搜截图
昨日,关于河南#37岁快递员因热射病去世#冲上热搜,引起网友对“热射病”的关注,直呼:“热得要命”真不是开玩笑!
深圳急救中心数据显示,6月7日至今,全市共122人因中暑呼叫120,其中78人送医急救,9例病情较重,多发生于户外及餐饮等高温场所。(数据来源于深圳急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温无情,防暑不容忽视!热射病的威胁就在我们身边潜伏,我们要学会识别和应对热射!

1、什么是热射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由暴露于高温环境和或强体力劳动引发的体温调节失衡所致,其主要特征是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2、热射病的主要症状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劳力性热射病
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常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发病。常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危及生命。
● 非劳力性热射病
多见于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初始出现谵妄、癫痫发作及各种行为异常,严重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和肺水肿,甚至死亡。
3、如何应对及预防热射病?
01、应对热射病
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 降——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02、预防热射病

热射病的预防之道,远比治疗来得简便易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散——降温散热:可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
● 补——补水补盐:高温的环境下应该多喝水,提倡大家喝淡盐水。
● 适——适热训练: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体能好不等于耐热性好!(注:热习服训练适用于专业人员,普通人尤其是热射病高危人群无需勉强)
● 药——常备解暑药品: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 观——观察体征:在高温环境中,应当加强自我预警。
● 查——查指数表: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进行判断。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文章资料来源于: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