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只需5分钟!90%人都忽视的健康杀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脑血管承受着各种压力。据统计,我国平均每4-5分钟就有1人因脑出血失去生命,而幸存者中高达75%将面临终身残疾的残酷现实!这个潜伏在每个人身边的健康威胁,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揭开脑出血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脑出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脑出血,也常被称为自发性脑出血,是大脑血管破裂造成血液流出的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至30%。基本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如超重、酗酒、吸烟、使用可卡因等也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疾病按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等,是病死率最高的脑血管疾病。
二、脑出血的病因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硬化,血管壁脆性增加,在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等情况下易发生破裂出血。
2、脑血管畸形
● 动脉瘤: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瘤样突起,血压波动时易破裂。
● 动静脉畸形(AVM):异常血管连接使血流高压低阻,血管壁承受压力增大,易破裂出血。
3、血液疾病
● 白血病:异常细胞增殖影响凝血功能。
● 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血液难以凝固。
●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能力下降。
4. 脑部肿瘤
肿瘤生长可压迫或侵蚀血管,导致破裂;部分肿瘤代谢活跃,使局部血管充血扩张,增加出血风险。
5. 其他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吸烟: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 酗酒:损害肝脏,影响凝血因子合成。
● 肥胖:增加心血管负担,升高血管压力。
● 药物滥用(如可卡因、抗凝药):损害血管或干扰凝血功能。
三、脑出血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少数有头晕、头痛及肢体无力等。通常在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可表现出典型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1、典型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说话和理解困难:可能会说话含糊不清或难以听懂别人的话。
● 面部或四肢麻木:脸、胳膊或腿可能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侧。
● 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突然单眼或双眼的视觉模糊或变黑,或者出现视物双影。
● 头痛:突然剧烈的头痛,可能伴有呕吐、头晕或意识改变。
● 行走困难:可能会绊倒或突然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四、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患者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疗。
1、内科治疗:适用于出血量小、病情稳定的患者。
● 控制血压:药物降压,防止再出血。
● 降低颅内压:甘露醇等脱水药减轻脑水肿。
● 止血治疗: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
● 预防并发症:抗感染、防深静脉血栓等。
2、外科治疗:适用于大量出血、病情危重者。
● 开颅血肿清除术:直接清除血肿,适合深部或严重出血。
● 脑室引流术:引流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压。
● 立体定向穿刺术:微创抽吸血肿,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恢复快。
五、脑出血的预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脑出血的预后受出血量、部位、年龄、基础疾病及治疗时机影响。小量出血、浅表部位、年轻且无严重合并症者恢复较好;大量出血、脑干/丘脑等深部出血、高龄或合并慢性病者预后较差。早期评估需结合临床症状、CT/MRI及神经功能评分,重症患者常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总体病死率较高,幸存者中约半数遗留残疾。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