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数: 36
肝脏作为成年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担负着多种重要的功能,也面临着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潜在威胁。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只有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科学规范治疗,才能降低肝炎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肝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异常、代谢问题等都可能引发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按病原体类型分为甲、乙、丙、丁、戊型,每种肝炎的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和危害各有不同。
甲肝病毒以急性肝炎表现为主,经过治疗几乎所有感染者都可完全康复,并获得终身免疫,但仍有很少一部分甲肝感染者会死于重型肝炎。
乙肝病毒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携带病毒对肝脏造成持续损伤,已有研究证明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病人的主要病因。
丙肝病毒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使95%以上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愈。
丁肝病毒是一种依靠乙肝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丁肝常与乙肝相伴感染,这会加快肝病相关死亡和肝癌的发展,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形式。易出现乙肝和丁肝合并感染的人群包括丁肝高流行地区居民、血液透析患者和注射吸毒者。
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即摄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猪是戊肝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可通过接触或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戊肝。
● 甲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一般多由于粪便污染水源、食物造成传染。
●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感染:
已经感染乙肝的孕龄期妇女,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