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泳安全指南~请收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盛夏时节,已进入暑期,游泳是家长和孩子带走夏日燥热的首选运动;游泳不但能锻炼全身肌肉,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在这清凉的背后,隐藏了许多健康隐患,我们该如何在享受乐趣的同时确保安全呢?

一、游泳中的健康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疾病传播风险:不洁泳池可能传播结膜炎、手足癣等感染性疾病,甚至引发胃肠道问题。
● 消毒剂刺激:氯等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皮肤、眼睛或呼吸道,长期接触可能诱发过敏或哮喘。
● 耳鼻感染:耳道积水易致外耳道炎,呛水可能增加鼻窦感染风险。
● 心血管负担:水温过低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危险。
● 运动损伤:技术不当或过度训练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关节劳损,甚至溺水风险。
二、安全游泳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游泳前准备
● 选对场所:选择卫生达标、水质清澈的泳池;野外游泳需避开污染区、湍流或离岸流区域。
● 充分热身:进行5-10分钟肩、腰、腿等部位拉伸,提升身体适应性。
● 身体状况评估:避免空腹或饱腹游泳,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皮肤感染者不宜进入公共泳池。
● 装备齐全:备好泳镜、耳塞等,户外游泳需使用防水防晒霜并定时补涂。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游泳时注意事项
● 量力而行:初学者不超过30分钟,进阶者控制在1小时内,避免疲劳。
● 远离危险行为:拒绝跳水、深水区嬉闹或盲目挑战极限运动。
● 应对抽筋:小腿抽筋时,可扳脚趾向身体方向拉伸,同时伸直膝盖。
● 保持节奏:规律呼吸,避免过度换气,新手建议先练习漂浮和换气技巧。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游泳后护理
● 彻底清洁:及时冲洗全身,重点清洁耳道、头发等易残留部位。
● 防护敏感部位:眼睛干涩可用人工泪液;耳内积水可通过单脚跳排出。
● 补充能量:饮用温水或运动饮料,搭配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和水果。
● 关注异常信号:若出现持续皮肤瘙痒、耳鸣、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深圳卫健委